酒瓶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纵相评论围绕屡遭质疑的困难户,有三个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马旭高兴

2月5日,继此前棘洪滩街道回应后,青岛市城阳区纪委监委和区民*局正式通报了“困难户家里摆茅台瓶”事件的调查结果。

1、当事人不是低保对象,属于按程序研究确定的“春节送温暖临时走访慰问对象”。2、老夫妻俩确有困难。一位81岁、瘫痪卧床9年,另一位78岁、患糖尿病。3、针对此前网友质疑的房子、兰花、钟表等问题作出回应。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评论里除了质疑外,不少网友也开始为这份有理有据的通报以及这次慰问点赞。舆论的声音逐渐趋于理性,但*府应如何建立权威与信任?困难户的界定是否要考虑地域性?帮扶对象的尊严如何得到尊重?这三个问题应该深思。

(网友对该户老人家中摆设的质疑汇总,图源网络)

第一,*府应如何建立权威与信任?

此前确实有一些地方曾出现“开宝马领低保”、“开奥迪当贫困户”等极端案例,而且本次事件的开端一瓶“茅台酒”也价格不菲,跟大众对于困难户的认知出现偏差。

网友对此的质疑合情合理,但本次通报出来后,不少网友依旧不买账,它的实质则是极少数民众对*府缺乏足够的信任,进而导致部分地方*府丧失了权威。

这种信任的缺失可能只是因为一件小事,但“取信于民”与权威的重新建立却不是一朝一夕。这需要从*府决策长期保持透明度、公正性并且重视民众对公共服务的体验等等方面入手,如此公众才能形成合理预期,保持理性与信任。

当然,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批评者中也有极少数人始终对*府工作抱有偏见成见,经常罔顾事实,对*府工作进行批评攻击。

对此可双管齐下:一方面,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欢迎来自各方的理性质疑、善意批评以及可行的建议;另一方面,对于歪曲真相、造谣惑众的言行也应及时依法处置。

(通报截图)

第二,困难户的界定是否要考虑地域性?

网友现存质疑最多的一件事是:“更困难的人很多,为啥帮他家?”要知道,困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直接相关。

一个地方的帮困活动有极强的区域性,而当这样的活动照片被放到网上后,其线上评判则完全没有了地域性。

所以,可以想见,容易引起争议的,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困难户。

以山东为例,该省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八,作为山东发展龙头城市的青岛,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元”。而西部有些省份,人均甚至连青岛的一半都不到。

对于不同地域来说,很难用一个绝对相同的标准。更何况,当地通报指出,这家老人并非低保对象,是街道因其瘫痪患病而按程序研究、公示确定的“春节送温暖临时走访慰问对象”。

此外,该街道那篇引发争议的宣传报道里也提及:此次走访慰问涉及到户低保户、34户特困户以及户困难户。

(此前引发争议的宣传报道截图)

第三、如何保护帮扶对象的尊严?

为了回应本次质疑,当地的通报交代了很多非常详细的具体情况:老人的病情、儿女的情况以及家中的收入等等。这体现了当地*府面对此次舆情诚恳的态度,值得肯定。

但对瘫痪患病的老人来说,仅因为一次春节临时走访、一批价值元的米面油等物资,他就不得不面对网友的质疑、指责甚至是恶意揣测。

有媒体报道,这户老人此前在了解到网络评论后,甚至气得直哆嗦、哭着喊着要丢掉酒瓶。对于老人的悲痛,除了还他清白外已无法挽回。但如何避免以后类似伤害的发生?

对此,东方网·纵相新闻建议,在保证帮扶对象选定流程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前提下,*府工作人员在慰问活动中拍摄、公开使用被帮扶人员的照片时必须得到其本人同意,给予他们一份应有的尊重。

新闻链接:困难户怎么认定?

近期,困难户慰问引发多起争议。对此,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咨询了中部某市一名居委会主任,长期从事社区工作的他为我们厘清了困难户的相关概念。

困难户是什么?

困难户与低保户不同,社区对于他们的慰问仅是一个临时行为。慰问对象的范围一般是突发疾病或家中突遭变故的老人。

这与他的家庭条件有关系吗?

低保户的界定需要查清他的家庭情况以及子女的经济情况,但慰问困难户只是临时性的救急救难,与他过往的家庭条件无关。

困难户的认定流程是什么?

困难户也需公示,但不像低保需要大数据核查。

因为其属于临时救助,本身就是相对的困难。可以由个人申请,也可由相关部门摸排出来,人为因素较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