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们一起,学会爱自己,再去爱他人
话说着,转眼间就到秋分啦。大象君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很多人啊,以为过节气就是在节气的那天小心翼翼一点就好了。等节气一过,就跟出笼的鸭子一样,开始放荡形骸,造作忘形。就好像所有的节气禁忌只是为了节气那一天设置的,只要自己闯过了节气那一天就万事大吉了一样。
结果,当然是乐极生悲了,Duang,,,就病了。。。
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一直在运动着的。节气那一天,比如秋分,那只是代表一个新的气候周期的开始,从9月23号开始,一直到10月8号,这15天里,还有三个候,每一候其实也是一个小的气候周期。所以,古人流传下来的节气禁忌,其实说的是这15天的事,而不仅仅只是9月23号那一天要遵守的。
节气,到底要怎样做才是养生的呢?
古人在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就用经文回答了这个问题。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我们之前的文章就已经说过了华夏文明的唯一锚定。
重要的话,我们要反复说,反复讲。
华夏文明所有的依据来自哪里?
天文,我们现在也称为天道。
节气,也是古人长期观测天文,然后根绝自己身体内在的觉性,感知到世间万物的变化,记录下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地上对应的万物变化,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流传了几千年的历法节气。
节气是拿来干什么用呢?
很多人说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
这个说法,没毛病,但这只是结果。
结果蕴含着目的,但不一定就是目的。
节气的作用,是让我们以人合天。
人合于天,即是合道。
合道,便能逢凶化吉,趋吉避凶。
便能幸福的生活下去,家得安康,国得安定,万事呈祥。
我就是我们之前反复说的华夏文化的特点。
整体观
天人同构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万年前,就以这种整体观来思考着人与天地,人与日月星辰,人与宇宙幽冥的关系。从中悟出了“道”,并以此演化出了历法节气,指导子孙后代,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为何我们华夏文明能够“子孙以祭祀不辍”?
因为我们是世界上唯一领会到天道的民族。所以我们知道如何去合道应天,如何去趋吉避凶,所以我们才会子孙昌盛,繁衍不息。子孙血脉流传,文明自然就延续万年而不断。
我们今天看到的其他文明,因为不懂天道,不知道如何以人合天,所以他们的文明,现在只剩下一堆废墟,他们的民族和子孙后代,早已断种,消亡于这个世界。
说了这些,我们就是想说明白,我们今天的人,为什么要注重节气。当然,相信看这篇文章的人,自然是知道节气养生的人。那么,我们今天就遵循着古圣先贤的智慧光芒,看看在秋分这个节气里,怎么观天之行,执天之道。如何以人合天,达到趋吉避凶的道理。
上一篇我们就说过,春夏的时候,天地的阳气是向外发散的。立秋之后,天地的阳气就开始往内收敛了。于是我们感觉到了一丝凉意,这个凉意到了白露的时候,因为天地间的阴气越来越多,就变成清晨的露水了。
阳化气,阴成形。立秋之后,阴气只是慢慢显现,但还不足够成形。直到白露,阴气才化为露水。这说明,此时天地之间的阴气,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而寒凉之气,也越加深重了。到了秋分,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此后气温逐渐由凉而渐至微寒。
天地之间的这幅收敛的景象对应在人体是怎样的呢?
先说穿,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秋冻”。
为啥捏?因为这个时候人体的阳气也和天气一样往里收,如果此时你穿的太多,就会让毛孔开泄,不利于收敛。所以,秋冻是符合秋天的收敛之气的。
这里说的秋冻并不是让你去挨冻哈。
大象府其实都是希望尽量把道理讲清楚,大家把道理搞清楚了。至于实际的用法,真是的千变万化啊。所以每次我说到用法的时候,我就颤颤惊惊的,为什么?因为总有人没有明白道理,直接套用法。结果就把用法给活活用死了。不仅不养生,反而害生。这个,绝非吾之所愿。
说秋冻,并不是让你去挨冻。记住,主要是不让皮肤腠理开泄就达到目的。什么叫腠理开泄?比如出汗。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明白,秋天要是因为运动流了过多的汗,那就是不合天,不合道的,他是不合这个秋天的收敛之气的,那就必然是害生的。
再说一次,不是不让你动,而是动的时候不要流太多汗。
秋分时节,分者为半。这一天的昼夜刚好是各12个小时。分还有平分秋色的意思,之后就会阳气越来越少,阴气越来越多。白天,特别是中午的时候还是热的。但是随着阴气越发浓重。所以早晚太阳下山之后,就会变得寒凉。我们普通人感受到的就是早晚温差很大。所以穿衣服,就是早晚多穿点,中午少穿点,听起来有点麻烦,但总比生病的麻烦要好吧。
大象君这些天经常看到有的姑娘在这个时候还穿着个短裤,露着个大白腿,哎,这个嘛,本身阳卫之气开始往里走了,这个时候还露这个腿,天地之间越来越凌厉的寒气就会顺着皮肤直接进入身体。久而久之,老寒腿,风湿病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你看,现在这个社会女的得风湿腿病的特别多。为啥,不该露的时候瞎露。所以古人才讲: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就是过了白露,就不要在早晚光着个膀子,露着个大腿到处晃了。到了寒露,要赶紧穿袜子,那就是连脚都不能露了。
还有些人,白天露露腿就算了。大晚上的,在公园的湖水边,穿着现在流行的跑步服跑步。看着他们一身汗,光着膀子和大腿,我真是替他们脚下一寒。
秋分之后,白天阳气慢慢收敛进地下,还算有点暖和的。这晚上阴寒之气这么重,再加上在湖水边上的湿气,遇到了一个毛孔腠理都打开的热乎乎的人会怎样?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从白露凝结而来。
白露为何凝结呢?
从寒遇热而来。
秋分之后,晚上阴寒之气在地面蓄积,到了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来,阳气初发。
晚上的阴寒遇到早上的阳热,就凝成有形的露水,显露在地表之上。
那如果晚上这个阴寒之气遇到一个热乎乎的人,是不是也会沾上人,化成露水呢。
这个晚上夜跑的人最清楚,白露之后,会明显感觉空气湿度很大,跑完身上湿漉漉的,这种湿和夏天的湿不一样。夏天是热乎乎的湿,现在确实凉滋滋的湿。
然后正好跑完步的人,毛孔是张开的,所以这个寒湿,就正好顺着这个毛孔,滋溜,就进去了。
有些人可能对这段的描述深有感受。别害怕,解法也还是有的。
第一,白露之后再去跑步,就不要光着身子跑了,穿上长裤,套上长袖,保护好自己就行。
第二,如果再看到这篇文章之前已经收了寒湿,那就只能泡泡脚了,争取把那些寒湿再用热逼出来。
所以,养生有时候,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明白了道理,那就顺着四季的气机安排你的生活,你就能把自己保护好,保护好了,正气就会越来越足,正气足了,邪不可干,你就不会病,一个长期保持健康的人,自然就会幸福满满。这就是中国人在四季变化中领悟到的趋吉避凶之道。
声明:本文系原创文章,欢迎大家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大象府」。
·跟我们一起,学会爱自己,再去爱他人·
温而不汗,秋冻养生新定义
◆带领你一起体会生命的美好、趣味与庄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