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秘千年中医精华,10分钟见养生功效 [复制链接]

1#

“五禽戏”是我国后汉时期,名医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禽兽动作锻炼身体的经验,把“熊经鸟伸”运动发展"虎、鹿、熊、猿、鸟“。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五禽戏能治病养生,强壮身体。练习时,可以单练一禽之戏,也可选练一两个动作。单练一两个动作时,应增加锻炼的次数。

单元概括

一、五禽戏

五禽戏通过模仿动物来达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备的效果,与中国的太极拳、日本的柔道相似。锻炼时要注意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做到外形和神气都要像五禽,它动作简单,运动量比较小,适合于年老体弱者选练。

五禽戏

表现

5个基本动作

功效

熊戏

如熊样浑厚沉稳,表现出撼运,抗靠

步行时之神态,笨重中寓轻灵

熊步势,撼运势,

抗靠势,推挤势

加强脾胃,

增强体力

鹤戏

仿其昂然挺拔,悠然自得,表现出亮翅,

轻翔,落雁,独立之神态

鹤步势,亮翅势,独立势,

落雁势,飞翔势

增强肺呼吸,

调运气血,疏通经络

虎戏

目光炯炯,摇头摆尾,扑按,转斗,表现出威猛神态,要刚劲有力,刚中有柔,刚柔并济

虎步势,出洞势,发威势,扑按势,搏斗势

填精益髓,强腰健肾

鹿戏

如鹿样心静体松,姿态舒展,表现其探身,仰脖,奔跑,回首之神态

鹿步势,挺身势,探身势,蹬跳势,回首势

舒展筋骨

猿戏

仿其敏捷好动,表现出纵山跳涧,攀树蹬枝,摘桃献果之神态

猿步势,窥望势,摘桃势,献果势,逃藏势

肢体灵活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后世医家、养生家因师传之变异,或根据“五禽戏”基本原理不断发展变化,创编了数以百计的“五禽戏”套路。虽然各法功作互异锻炼重点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则大同小异。五禽戏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养性延命录》所载“五禽戏”的具体练法为:

: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三次。继而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动,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接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后退七步。

要领: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猛的神态,目光炯炯,摇头摆尾,扑按搏斗等,有助于强壮体力。

:接上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右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

如此左转三次,右转两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后伸三次,右腿二次。

要领:练鹿戏时,要仿效鹿那样心静体松,姿势舒展,要把鹿的探身、仰脖、缩颈、奔跑、回首等神态表现出来。鹿戏有助于舒展筋骨。

: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面,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面,略停,先以左肩侧滚落床面,当左肩一触床面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面,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

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起身,两脚着床面成蹲式,两手分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面。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躯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要领:练熊戏时,要象熊那样浑厚沉稳,表现出撼运、抗靠、步行时的神态。熊外似笨重,走路软塌塌,实际上在沉稳之中又富有轻灵。

:择一牢固横竿,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脚悬空,作引体向上七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竿、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竿倒悬,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要领:练猿戏时,要仿效猿猴那样敏捷好动,要表现出纵山跳涧、攀树蹬技、摘桃献果的神态。猿戏有助于发展灵活性。

: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

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也七次,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七次。

要领:练鸟戏要表现出亮翅、轻翔、落雁、独立等动作神态。鸟戏有助于增强肺呼吸功能,调达气血,疏通经络。

单元概括

二、动作要领与注意事项:

1、五禽戏的基本手型

a.虎爪:虎口撑圆,五指张开,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b.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c.熊掌:拇指压在食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d.猿勾:五指捏拢,屈腕。

e.握固:五指屈曲握拢,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手心。

f.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2、注意事项:

a.全身放松练功时,不仅肌肉要放松,神经精神也要放松。要求松中有紧,柔中有刚,切不可用僵劲。只有放松使出来的劲才会柔中有刚,才使动作柔和连贯,不致僵硬。

b.意守丹田,即排除杂念。

用意想着脐下小腹部,有助于形成腹式呼吸,做到上虚下实,即胸虚腹实,使呼吸加深,增强内脏器官功能,使血液循环旺盛。身体下部充实,有助于克服中老年人常易发生的头重脚轻和上盛下虚的病象。此外做到上虚下实,动作才能达到轻巧灵便、行动自如。

c.呼吸均匀练功前,先做几次深呼吸,凋匀呼吸。

练功当中,呼吸要自然平稳,最好用鼻呼吸,也可口鼻并用。但不可张口喘粗气,而要悠悠吸气,轻轻呼气,做起动作来会自然形成腹式呼吸,使服运动幅度加大,腹肌收缩有力,对内脏器官都有好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