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宜之苏州园林价值篇连载一 [复制链接]

1#
导言

园林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天堂”,但东西方园林由于自然、经济、*治、文化生态的不同,美的呈现不同。

就世界造园史中三大动力的古希腊、西亚和中国来说:

古希腊和西亚属于游牧和商业文化,是西方文明之源,实际上主要溯源于古埃及。古埃及位于“热带大陆”的非洲,在欧洲人眼里也是东方,90%以上是沙漠,惟有尼罗河像一条细细的绿色缎带,所以,古埃及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绿洲情结”;尼罗河泛滥退水之后丈量耕地、兴修水利以及计算仓廪容积等实用功利的需要,促进了几何学的发展。古希腊继承了古埃及的几何学,哲学家柏拉图曾悬书门外:“不通几何学弗入吾门。”因此,“几何美”成为西亚和西方园林的基本美学特色;基于植物资源的“内不足”,胡夫金字塔和雅典卫城的石构建筑,成为石质文明的最高代表;“*教合一”的西亚和欧洲,神权高于或制约着皇权,教堂成为最美丽的建筑,而“神体美”成为建筑柱式美的标准……

位于全球最大陆地的中国,养育出礼制法规齐备、温文尔雅的农耕文化:*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即儒家文化的物质基础,质朴、现实;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成为楚文化即道家文化的物质基础,飘逸、浪漫。

西方园林反映出对秩序、规则、理性的热爱,更“悦目”;东方园林则更重在“赏心”。

所以,中西园林自成一系统,两者不仅不可作不伦之比,而且,崛起的中华民族更不能为西方理论所驱使,必须重拾中华居住文化话语,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理论框架。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说: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

国外没有中国的园林艺术,仅仅是建筑物上附加一些花、草、喷泉就称为“园林”了。外国的Landscape(景观设计)、Gardening(园艺)、Horticulture(园艺学)三个词,都不是“园林”的相对字眼,我们不能把外国的东西与中国的“园林”混在一起。中国的园林是他们三方面的综合,而且是经过扬弃,达到更高一级的艺术产物。又强调,中国园林不是建筑的附属物!

“甲天下”的苏州园林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01厚德载物的人格精神园林是“各民族的精神产品”,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是“替精神创造的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苏州园林“主人”中,为数最多的是贬谪、隐退的官吏;无心爵禄的吴中名士;崇尚风雅、修养有素的儒商。园林都是“主人”极意营构的艺术作品,有“构”就有思想,有境界。作为“艺术”的苏州园林,体现的是古代士大夫实现人生理想方式的一种选择,古代士大夫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格精神,而“人格是文化理想的承担者”。从本质上说苏州园林是古代文人完善人格精神的场所,体现的是士大夫的一种人格追求。诚如费夏所说:“观念越高,便含的美越多,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文化的魅力正导源于文人士大夫的人格精神。苏州园林是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对人们进行真善美教育的场域,其精神内核正是儒、道、楚辞和中国化的佛教为精神主干的中华文化。崇礼尚德的行为准则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礼与仁。周公继承发扬三代传统制礼作乐,德与礼相应;孔子从人伦道德实践出发,从礼和仁两个维度,奠定了我们民族以道德实践为基础的境界修养理路。仁、礼之间的中介是义,对仁、礼、义的价值观的自觉反思、认同是智,仁、义、礼、智的先天基础和后天持守是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学礼,无以立。做人,做事,养生,治国,都必须遵循天道、天理,即遵循万事万物本来的自性去做事情,而礼制为规范人们回归“天道”。《左传》“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家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占据着生命的核心位置,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寒来暑往,祖祖辈辈,繁衍其上,也尽享其乐。与此相应,一套严整的家族制度便滋长出来,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是其要义,国家社会不过是家的扩大,于是君臣义如父子,朋友信似兄弟。世人都尽五常之本份,便为爱人,天下也就达到了仁。农耕民族重视家庭观念,家庭住宅规定一套礼制,就用宗法制度来规范,宗法制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重视孝悌观念,父亲对子女要慈爱,子女对父亲要孝顺,弟弟要敬爱哥哥,引申为顺从年长的。国家社会是家的扩大,宗法制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治等级完全一致,就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反映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于是君臣义如父子,朋友信似兄弟。世人都尽“仁、义、礼、智、信”之本份,便为爱人,天下也就达到了仁。正是,家是一个国,国是千万家,所以,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从汉文帝开始,敬老尊老遂成为一种时尚,并渐渐演化成为一种制度,一项国策,朝廷不但每年都要举行敬老活动,给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颁发几杖、羊酒、糜粥、布帛。杖,就是手杖,又称王杖、“鸠杖首”,因为在手杖的扶手处雕饰成一只斑鸠鸟的形状,传说鸠鸟食道畅达,为不噎之鸟,刻鸠纹于杖头,望老者食时防噎,寓祝老人长寿安康。汉初,规定80岁以上的长者才有资格持有,成帝建始年间,标准降至70岁。老人持杖进入官府,便不必低头碎步,等于同当地长官平起平坐了。而且皇帝们还动不动直接邀请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共赴盛宴,以此来教育和影响全社会。苏州有彰扬孝义的园林,如清苏州逸园,因孝而名。园主程文焕是清初表彰的孝子。文焕的祖父死了,他的父亲哀恸失明,他为父亲舔目眚,父亲五年而恢复视力。文焕的父亲死后,他又守庐墓长达30年,一时传为孝子。宋枫桥姚氏园亭为家世业儒的孝子姚淳所居,姚淳以孝闻于里,先墓上有甘露、灵芝、麦双穗之异,故名堂曰三瑞。苏轼尝为赋《三瑞堂》诗,有“枫桥三瑞皆目见”,称其“隐居行义孝且慈”。也有以孝养名义构园的园林,如清代的李果强调简朴之园与奉养之间的关联,“予自先君奄弃,劳苦二十余年,而乃得经营是屋,奉吾母鱼菽之养。”俞樾筑曲园,因为“太夫人自闽北归,以所居隘,谋迁徙”。常熟翁同龢为清同治、光绪二帝师傅、户部尚书,故居名彩衣堂,取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子愉悦老亲之意。拙*园、东山雕花楼都有“二十四孝”雕刻图样。▲老莱子戏彩娱亲(二十四孝之一)古人认为,祖先的灵*经过祭祀仪式后可以附于神主牌位之上。自南宋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倡导: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德起;欲光门弟,还是读书积善来。狮子林东部就是贝润生所置的贝家祠堂。▲贝家祠堂(狮子林)见贤思齐,人们心目中的圣君贤臣,成为苏州园林建筑雕刻、堆塑、彩画题材:如尧舜禅让的历史传说,体现了“任人唯贤”的思想,所以被千古颂扬;文王访贤、郭子仪拜寿等,都成为明君贤臣的榜样受到历代礼赞。▲文王访贤、郭子仪拜寿兜肚(网师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从“仁者爱人”的立场出发,为世而忧,为国而忧,为民而忧,为时而忧,身处逆境而心忧天下,是儒家精神的精髓。他们重视社会责任,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微子》中,“耦而耕”的春秋隐士长沮、桀溺劝孔子“避世”,孔子失望地叹息说:“我们既然无法跟鸟兽待在一起,若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天下如果太平,我就不会和你们一起来从事改变现实的工作了。”中国文化从个体的“修身”开始,向外在的集体社会事业扩散,就形成了中国人“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抱负。网师园小书房“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对联阐明了这一思想:“天心资岳牧;世业重韦平。”上天帮助的是象四岳十二州牧那样有贤德的封疆大吏;先人的事业、功绩推重的是汉代的韦贤、韦玄成父子和平当、平晏父子,他们都能父子相继为宰相。上联隐含有对尧舜时代君臣关系的向往之情,带有理想色彩。下联讲治家。西汉韦贤、韦玄成与平当、平晏两对父子都相继为相,为世所重。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种建功立业、事君荣亲、兼善天下的*治意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潜移默化,浸进了我们民族的血管,化入了我们民族的灵*,积淀成我们民族的传统心理。▲天心资岳牧;世业重韦平对联“基德有常”,事物的根本是立德,这是有常规准则的。《易经·系辞下》:“履,德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德,国家之基也。”园林张扬尚德精神,艺圃门额“执义秉德”,言“守道坚固,执义不回,临大节而不可夺”。坚持合理的该做的事。并将德与福直接挂钩:“厚德载福”(耦园门楼额)。春在楼门楼朝内一面正中横额:“聿修厥德”,取《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不可不修德以永配天命,修行积德,自求多福。▲厚德载福”(耦园门楼额)践行道德,全在于人的自觉行为,并非借助于外在的制度约束和律令规范。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自己“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广博地学习,谋虑深远,修养心身,端正品行,等待时机的到来。因为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够把道发扬光大,而不是用道来光大人,将道德自律深深地积淀于人心之中,身体力行地传承着自己的“道统”,这就是“仁”。《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口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使言行举止符合于“礼”,就是仁。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网师园有副郑板桥的名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曾三”出自《论语·学而》篇,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颜四”就来自《论语·颜渊》中的四个“不”:“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曾参每天反躬自省的精神、颜子不听不做不说不符合法制规范、道德准则的言行、古代大禹珍惜寸阴、东晋陶侃珍惜分阴、勤奋谦逊的学习态度,至今耐人寻味。▲曾三颜四对联(网师园)“内圣”的人格模式“天人合一”观影响了中国文化中的道德学说,人之区别于禽兽,在于人的心性是与天相通的,天道即人道,于是,便铸造了一种“内圣”的人格模式,“内圣”就是内心具有圣人的才德。由于社会中形成的价值观、历史上“隐逸高人”作为榜样的“原型化”、范式意义以及教育、审美的定型化、士大夫文人和整个社会的中庸心理以及农、渔樵—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主二副”、隐逸江湖、回归田园、栖息山林的安全性等影响。“隐逸”成为苏州园林的基本主题,表现形式是回归田园,如拙*园、艺圃、耦园;回归江湖,如沧浪亭、网师园;栖隐山林,如环秀山庄、五松园等。自先秦开始,士大夫文人基于对所持的”道“的信念,养成了强烈的风节操守意识,他们将所追求并标举的人格完善,写入园林的题咏中,于是就出现了诸如求志、养真、寄傲、洗耳、遂初等直泻胸臆的园名。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人格标准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说: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富贵不能使他折腰,贫贱不能使他改变,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这就是大丈夫!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这不正是苏州沧浪亭的园名注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基于此,儒家虽然积极入世,但《易经》称誉隐士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注疏曰“不复以世事为心,不系累于职位,故不承事王侯,但自尊高慕,尚其清虚之事,故云高尚其事也。对于三代出现的“隐士”“逸士”等高尚人格十分尊重。如许由和巢父是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最早隐士,园林中有许由掬水洗耳、巢父牵牛的雕刻图案,追慕“巢由”结志养性、不慕荣利等高风亮节;▲许由洗耳儒道都强调个体人格,“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拙*园“伯夷叔齐采薇图”上的伯夷、叔齐是孔子称赞的“古之贤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韩愈《伯夷颂》赞之为“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是后儒宁死不做贰臣的“万世之标准”等等。中国文化强调“知行合一”,注重通过实际生活,身临其境地去领悟自己所知道的道理,所以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子不语怪、力、怪、神”,但他又特别重视以*神为对象的祭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能够身体力行“仁”的人,就是人格表率!苏州沧浪亭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年)大云庵主持释文瑛因钦重苏子美,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开始,沧浪亭的主题已经从沧浪濯缨变为对濯缨人的高山仰止了。自宋荦改建沧浪亭之后,从景仰苏子美逐渐扩大范围到五百名贤,沧浪亭的门额改为“五百名贤祠”,成为在任官吏的公众性的休闲园林,要求地方官员以先贤为楷模,注意自我修养,务必清正廉洁,相当于在任官吏的教育基地。“周规折矩”,是进入五百名贤祠的门宕砖额,取《礼记·玉藻篇》“周还中规,折还中矩”之意。还,音旋;中,符合。规矩,画圆方形的仪器,此指法度准则。意谓五百名贤皆能恪守儒家的礼仪法度。祠中大匾“作之师”三字,五百九十四位名贤乃上天所立之人师。墙上写有“景行唯贤”四字,明确指出仰慕的是贤德之人。五百名贤祠西南侧的“仰止亭”,取《诗经·车辖》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意,歌颂的就是祠内的五百多名贤。▲作之师(沧浪亭)沧浪亭的“面水轩”是写意的旱船,悬“陆舟水屋”匾额,化用了晋“张融舟”的典故,表示清贫寡欲,不尚荣利。“融假东出,世祖问融住在何处?融答曰:“臣陆处无屋,舟居非水。”后日上以问融从兄绪,绪曰:“融近东出,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沧浪亭遂成为在职官员的教育基地。北宋杰出的*治家、*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捐宅创立义庄,以养济族人,以及曾将俸禄五百斛麦子周济“三丧未葬,二女未适”的老友石曼卿等义举,令后人“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清乾隆为表彰范公,亲笔写下“高义园”三字。▲高义园匾额表率的力量是无穷的,“苏郡自宋范文正公建立义庄,六七百年,世家巨室踵其法而行者指不胜屈”,据民国《吴县志》记载,清末苏州府所属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共有义庄62家,义田7万多亩,直到年,苏州还有义庄23家。现存的潘儒巷王惇裕义庄,是清同治十二年进士王笑山所建。门楼上“敦睦成风”的字样依然清晰,说明了建义庄的目的。而这些都是出于园主的自觉行为:贝理泰在写的《族贤捐留馀义庄惠族记》中道:“自古施惠者不望报,而受惠者不忘德,此民俗所以敦厚也。”精神超然的人格理想表现在苏州园林中随处可以感悟到的庄骚精神。战国中叶的老庄,愤世嫉俗,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他们的思想特点是向精神呼吁,体道的是艺术的人生,反映的却是深刻的人生哲理。老庄思想成为封建士大夫思想建构的重要精神支柱,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园林的思想和艺术意境。撷自《庄子》文中语言及意境为园林景点题名的俯拾皆是。如庄子“濠濮间情”。源出《庄子·秋水》篇中“濠梁观鱼”“濮水钓鱼”:《庄子·秋水》篇中“濠梁观鱼”一段有趣的问答:庄子说:“儵鱼出游,从容自得,这便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木来就不知道你呢,可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也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这样,我说的就全然正确了。”庄子说:“让我们追溯一下说话的缘起。开始你就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种话,实际上是知道我知鱼。而现在你已知道我知鱼却又来问我,我回答说:我是在濠上知道鱼的。”庄惠对答,极富理趣,它涉及到美感经验中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庄子观鱼,反映了他观赏事物的艺术心态。他看到儵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心与物通过情感而消除了距离,而这种“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鱼并无反省意识,它不可能“乐”,庄子拿“乐”字来描写形容鱼的心境,其实不过是把他自己“乐”的心境外射到鱼的身上罢了。物我同一、人鱼同乐的情感境界的产生,只有在挣脱了世俗尘累之后方能出现。《庄子·秋水》篇里有一则庄子濮水钓鱼的故事: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威王派了两名大夫前往聘问他,说:“要拿我们国家的事来麻烦您啦!”庄子听了,一面还仍然拿着钓竿钓鱼,一面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死了已经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盛着,用手巾盖着,珍藏在庙堂之中。这只龟,是宁愿死去被留下骨头而得到珍重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污泥之中摇头摆尾呢?”两位大夫听了,回答说:“当然它宁愿活着在污泥之中摇头摆尾啊。”庄子这才说:“那么,你们请离开吧,我还将在污泥中摇头摆尾哩!”庄子理想人格的根本是保持精神超然、心志高远,强调独立人格,渴望人生的自由。庄子濠梁观鱼和濮水钓鱼的深邃思想内涵,成为历代文人笔下的“濠濮”之情。《世说新语·言语》篇则将观鱼和钓鱼融于一词: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自来亲人。”所以,临流观鱼,知鱼之乐,也就为士大夫所竞相标榜的了。苏州留园濠濮亭、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天平山庄的鱼乐国、沧浪亭的观鱼处等都为个中之意。文人自比钓翁、钓公、钓叟、烟波钓徒等,成为“隐士”的符号。也可溯源于庄子。▲濠濮亭(留园)《庄子·列御寇》云:“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运用智慧的人多忧虑,只有无知无为的人,才不去追求什么,饱食鼓腹自由地遨游,飘浮不定好像没有拴系的船只,这才算得上是毫无思想负担而能逍遥的人。宣扬了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超功利的美的人生境界。园林旱船中的“不系舟”,用来象征文人那种飘泊不定、来去自由、不受羁绊、精神上绝对自由等心理需求。李白诗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不系舟”表现了文人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抱负。《楚辞》具有不同于儒道两家的新特色,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开辟了“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明代酷爱《离骚》的文徵明曾孙文震孟和文震亨兄弟,钟爱香草,文震孟名园为“药圃”,“药”,即《楚辞》中的香草“白芷”,园中至今有“香草居”一景境。文震亨筑园名“香草垞”,有“四婵娟堂”“绣铗堂”“笼鹅阁”“斜月廊”“众香廊”“玉局斋”“啸台”、乔柯、奇石、方池、曲沼、鹤栖、鹿砦与鱼床等。据明人顾苓《塔影园集》云:“所居香草垞,水木清华,房栊窈窕,阛阓中称名胜地。”拙*园旱船名“香洲”,题跋云:“文待诏(即文徵明)旧书‘香洲’二字,因以为额。昔唐徐元固诗云:‘香飘杜若洲’。盖香草所以况君子也。乃为之铭曰:‘撷彼芳草,生洲之汀;采而为佩,爱人骚经;偕芝与兰,移植中庭;取以名室,惟德之馨。’嘉庆十年岁在乙丑季夏中浣王庚跋。”取唐徐元固《棹歌行》“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诗句,典出《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香洲(拙*园)明太仓王世贞的“离薋园”,《离骚》有“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用恶草“薋菉葹”比喻邪恶势力、小人。具体喻指奸相严嵩及其子严世藩,严世藩欲得王世贞父王忬所藏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未果,严嵩遂将王忬落职论死,王世贞兄弟皆匿迹家乡避祸,构此园以记其家恨。重义轻利的人生境界中华文化儒道释具有会通精神,对真善美的看法有着同一性。如中国人重精神轻物质、想象大于感觉的心理特征,培养了士大夫们知足的文化心理。于是,标举寡欲、容膝自安,就成为园林立意构景的重要思想,而这一思想特征,儒道释都有共通性。“孔颜之乐”是儒家向往的“内圣”境界:《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论语·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这是一种摆脱了外在欲求,在道德践履中自然生发的精神快乐。明嘉靖六年(),文徵明辞官在停云馆之东拓展一如玉磬形的书堂玉磬山房,文徵明自赏自乐,觉得“精庐结构敞虚明,曲折中如玉磬成”,“曲房平向广堂分,壁立端如礼器陈”。“横窗偃曲带修垣,一室都来斗様宽。谁信曲肱能自乐,我知容膝易为安。”清戈宙襄之居:书室三椽在焉,纵二寻有五,横倍之,茅屋纸窗,仅蔽风雨。余于左置长几,积书其上,下一小榻,倦即卧,中容方几短椅,供三四人坐,客来小饮,恒肩摩而趾错然;由有书橱五,无他物。……余则日夕独居其间,左图右史,前花后竹,校读之余,继以诗酒,兴趣所至,直不知天地之大,古今之远,宫室之盛,品物之繁,其心泰然自足,其身亦若宽然有裕,遂取孟夫子之意,名之曰广居。老子《道德经》:“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又曰:“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常乐是中庸的生活哲学理念,明陈眉公《闲居书付儿辈》(清平乐):“有儿事足,一把茅遮屋。若使薄田耕不熟,添个新生*犊。闲来也教儿孙,读书不为功名。种竹,浇花,酿酒;世家闭户先生。”▲知足常乐门楼知足常乐是苏州园林的一个重要主题。他们在咫尺天地里建立“蜗庐”“安乐窝”“勺园”“残粒园”“片石山房”“曲园”“半茧园”“壶园”“容膝园”等小园,推崇淡泊、平和,不求奢华,容膝自安,家无长物,琴书自乐,恬和养神。一丘一壑之中寄寓了广阔的心灵世界。曲园,取《老子》“曲则全”之意,“曲则全”,讲的是细小与周全的辩证关系,局部里头包含整体。俞樾自号“曲园居士”,并以“一曲之士”自称。俞樾曾集石经峪金刚经字成联云:“园乃其小,山亦不深,颇得真意;食尚有肉,衣则以布,自称老人。”俞樾在《曲园记》中阐述道:曲园者,一曲而已,强被园名,聊以自娱者也……用卫公子荆法,以一“苟”字为之……世之所谓园者,高高下下,广袤数十亩,以吾园方之,勺水耳、卷石耳。惟余本窭人,半生赁庑。兹园虽小,成之维艰。传曰:“小人务其小者”,取足自娱,大小固弗论也。▲曲园庭园苏州北半园,取“知足而不求齐全,甘守其半”之意。园在住宅东部,水池居中,大小两个水池,倚墙是半亭,小桥,名为半桥,环以船厅、水榭、曲廊、半亭,其亭、廊、舫、亭均只建其“半”,园东北部的二层半重檐楼阁,“知足轩”。处处演绎着“知足常乐”的哲理。▲半廊(北半园)《庄子·逍遥游》载,鹪鹩在深林里筑巢,不过占有一根树枝;偃鼠到大河里喝水,不过喝满一肚皮,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灭的生活真理,所以,“一枝园”“半枝园”为园名所乐用。如明昆山顾氏别业取其意名“一枝园”、清昆山西关外,王喆修“半枝园”,吴江城北门外徐氏园第“一枝园”,苏州枫桥也有“一枝园”,段玉裁曾寄居于此,中有“经韵楼”等。昆山马玉麟“鷃适园”,则自比笑鲲鹏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且适南冥的“斥鷃”,“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赞美拙朴的生活,抨击机巧。苏州拥翠山庄的“抱瓮轩”,出《庄子·天地》篇,子贡见老人抱瓮灌园,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劝其用机械汲水,老人认为这样做了人就会有机心,故羞而不为。后以比喻安于拙陋、弃绝机心、心闲游天云的淳朴生活。▲抱瓮轩(拥翠山庄)美国的明恩溥也发现,“中国人的‘常乐’,我们必须视为一种民族性格,与他们的知足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

本文刊于《苏州园林》杂志年第1期,作者:

曹林娣:中国著名园林文化学者、首届苏州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中国多年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却在日本火了

插花是一种生的展现

无桥不成园

免责声明:

园艺疗法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