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寿之乡——赤水,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又因年中国工农红*长征“四渡赤水”名扬中外,更因成功申报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而享誉全球。全市行*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个行*村,22个居民社区,总人口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赤水是生态小康型长寿之乡,区域内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是天然的绿色氧吧,是红色革命圣地,是全国唯一以行*区划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景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境内风光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而著称,被中外专家称誉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长征遗址”,是观光旅游、富氧运动、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赤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3%,日照时数小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0.17%,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景区负氧离子含量达个/cm3。地方特色资源金钗石斛、竹乡乌骨鸡、赤水晒醋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特色食品主要有干鲜竹笋、晒醋、虫茶、龙眼、豆花、竹乡系列食品等。
赤水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充满人文之美。是通江港口,水路枢纽,古代川盐入黔的必经之地,有距今多年的明代古城桓,有清代的江西会馆和万寿宫,有多年历史的吊脚楼古村丙安村,有明清时代的大同古镇,有太平天国石达开败退贵州的“奇兵古道”,有红*战略转移中“四渡赤水”的遗迹,许多地方仍保持着原滋原味,透着历史的悠久和沧桑。
赤水是美丽的,独特的,清新的,安静的,是一个能让人回味难忘的地方,是一个能找到乡愁的地方。这里没有大都市的污染和喧嚣,能使都市人能放下身段、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净化心灵的休闲度假和养生养老的胜地,是宜游、宜居之地,是世人向往的养生天堂。
赤水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高76米,宽81米
赤水大瀑布位于丹霞地貌区,丹霞地貌是我国南方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是地壳经过漫长的上升运动,岩层节理变化,雨水河流的冲刷逐步形成的。十丈洞大瀑布高76米,宽80米,是我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我国长江流域上最大的瀑布。
附近还有中洞瀑布,蟠龙瀑布群,两河口瀑布,鸡飞崖瀑布,香溪湖,石笋峰,灵芝石,百亩茶花林和大片的杜鹃林,桫椤林等景观相呼应。景区内道路曲折回环,浓荫蔽日,还有观瀑台、浪琴湾、飞虹桥、疑无路、三圣殿、仙舞台、暗瀑石等景点构成一个天然的瀑布公园。
几里之外声如雷鸣,数百米内水雾弥漫,阳光照射之下,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随行人移动,一人一环,美不胜收。瀑布周围树木繁茂,四季葱茏。
画坛泰斗刘海粟老先生题誉为“空谷佳人”,中科院专家评价为“神州丹霞瀑布奇观”。
布深不可测的“龙女潭”前观瀑,人们会听到一个关于“龙王三公主”的动人故事。
据传,远古时代,十丈洞一带久旱成灾,龙王三公主趁老龙王外出,私降甘霖拯救众生万物,玉帝一怒之下把三公主囚禁潭底,深潭由此得名“龙女潭”。三公主身居龙潭仍不改初衷,每遇久旱无雨,就会驾彩虹化雨为瀑,拯救众生,至今,大家只要驻足龙女潭边,环顾护绕身旁的“佛光环”,就能听到龙王三公主银铃般的笑声,油然而生对这位善良美丽的龙女敬意。
十丈洞大瀑布长期隐藏深闺,直到明代永乐四年(公元年),太监谢安奉皇命为皇宫采集优质楠木建宫殿,这才成为闯入圣洁之地初始风采的第一人。太监谢安进入风溪河谷采木的时候,十丈洞一带环境古朴,原始森林茂密,野兽出没无常,交通极为不便。因此,谢安采伐了木材却运不出去,无法向皇帝复命,只好隐居深山野林二十多年,开青播种,自耕自食。据说有人曾看见深潭里沉没有谢安当年采伐的楠木。清代仁怀直隶厅同知陈熙晋偶进十丈洞,惊叹大瀑布的雄奇壮观,有感于太监谢安的遭遇,无意间赋诗一首却成了最早发现十丈洞大瀑布的文字记载。
明代崇祯十一年(公元年),距太监谢安进风溪河谷采木多年后,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雇短夫遵大道南行”考究了*果树瀑布,却因交通梗阻未能发现十丈洞瀑布,仅只推举*果树大瀑布为中华大瀑布之最。直到年7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首次向世界播放发现十丈洞大瀑布奇观的新闻,这才揭开了十丈洞大瀑布神秘的面纱,广为世人所知。
诗云:
洞深十丈锁云烟,谢监栖迟二五年。
采木使臣归未得,山中开青已成田。
赤水竹海森林公园: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城东四十余公里。其中占地面积公顷,内分3个景段,中心景点为野竹坪观光休闲区。
公园内有楠竹十七万亩,遍布群山峻岭,登上公园“观海楼”,凭栏眺望,一望无际的莽莽绿原,铺山盖岭。
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拥有竹类12属40多种及2个竹变种的千百万竿各类竹子。
赤水人嫌一时间难以说清这些竹种名称,便大而化之简称楠竹和“杂竹”。楠竹,又名茅竹、猫头竹、孟富竹,学名毛竹。因其竹节稀、壁厚、尖削度小、材质优良,用途很广,区内尚有“天锣”、“地瀑”、“八仙树”、“夫妻树”等奇特的自然景观为游人增添无穷乐趣,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美好享受。
赤水晒醋:
赤水晒醋历史悠久,始于明朝万历年间,为中国麸醋之典范。赤水晒醋采用固体发酵繁殖产生天然醋酸菌,醋醅和成品醋都经较长时间的日光曝晒而成,故称晒醋。
赤水晒醋早在年,就和茅台酒双双荣获“巴拿马金奖”;曾于年获“贵州省物产展览会甲等奖”;年获“贵州省优质产品奖”;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优质产品奖”。
“黔老翁”晒醋严格按照赤水晒醋传统手工酿造技艺进行生产。选料考究、制作精良、质量标准要求高,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工序繁多,精湛复杂,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百余种名贵中草药配方制作醋曲;优质大米、糯米的精选、蒸煮;麦麸、小麦及醋曲与大米粥拌醅;醋醅室内发酵;醋醅装坛;日光曝晒;醋醅浸淋;产品精酿;灭菌等三十六道工序。整个生产周期要经过两、三年以上才能成形。
“黔老翁”晒醋中草药制曲、纯粮酿造、自然发酵,是纯生态的健康调味品,具有香、浓、酸、醇等特点。观之色泽红棕,嗅之浓香馥郁,食之柔酸回甜,风味独特,回味悠长。好在一个“香”字,绝在一个“精”字,妙在一个“晒”字。
“黔老翁”晒醋集精湛的百年民间传统手工酿制技艺,独特的活态传承方式,精密的中草药配方秘方,赤水独有的低海拔高强度日照条件,与茅台酒同一水源等众多优势为一身,使“黔老翁”晒醋唯赤水拥有,堪称“醋中茅台”。
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民间使用金钗石斛早在乾隆川盐入黔年间,入药熬汤就开始当地生长的石斛,因其茎杆两头细小,中间粗壮,色金*,其茎状形如古代人们用来绾住头发的“*金发簪”首饰,半月形,所以用“金钗”命名,冠以”赤水“地名,称为赤水金钗石斛。金钗石斛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要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才能种植,喜温暖湿润气候,宜土质含钾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地方才能生长。赤水金钗石斛因有近年历史,形成我国的石斛中药材原生地,是中国石斛开发最早的地区,加之独有的石斛碱含量,是石斛中精品,成为现在金钗石斛药源库,有“人间仙草”之美称。赤水金钗石斛对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健胃、清肝、明目、调节血脂、降血糖等。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眼科等有特殊功效。
金钗石斛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石斛一名始见载于《神农本草经》。据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记载:“石斛,一名林兰。味甘,平,无*。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藏虚劳嬴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据以上记述,仅对石斛的性味、功能与主治范围等作了一定叙述,而对石斛的形态、特征等未有描述。因此,无法考证所述为何种植物。
《名医别录》(据《本草纲目》转载)谓:“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这里对石斛的产地及生境作了第一次的记载。又名耳环石斛、霍山石斛、金霍斛、仙斗、风斗、西枫斗,霍斛,石斛等;现在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草等。其主要保健功能:滋阴润肺,益胃补肾,建脑明目,降火良药,并具生津止渴,补五脏虚劳,清肺止咳,防感冒,抗疲劳的功效。
《本草纲目》称它有“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孢不足、轻身延年”之功效。历史上医家称“霍山石斛”干之而不槁,嚼之且无渣渍,味浓厚而无脂膏,养胃益液,却无清凉碍脾之虑,确为无上妙品。以之代茶,生津润喉、嗓音不衰;取之提炼,抗菌防癌,延缓衰老。因此功效奇特,市场稀缺,素有“千金草,软*金”之称,被誉为中华几大仙草之首。
石斛为常用中药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并列为上品。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的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赤水金钗石斛于6年3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质检机构依法对其实施保护,对产品的产地范围,产品名称,规范种植,质量特色,质量等级、数量、包装、标识,产品专用标志的印刷、发放、数量、使用情况,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产品的标准符合性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获得欧盟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对打造赤水金钗石斛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的附加值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促进赤水市种植业和中药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赤水虫茶
赤水虫茶是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的特产。虫茶富含营养物质,味美可口,爽目沁心,有提神醒酒、解*清热、降低血压等医药功能。
虫茶是我国特有的林业资源昆虫产品,是传统出口的特种茶,其中赤水虫茶最为著名。赤水虫茶为茶中极品,市场罕见,价格昂贵,仅产于赤水四洞沟景区附近,产量仅多斤。
在四洞沟周边深山中生长着一些百年树龄的大白茶树,人们采摘野生白茶嫩叶加工发酵,招引一种名叫“化香夜蛾”的昆虫繁殖幼虫,幼虫食酵叶后排泄出一粒粒比油菜籽小的虫屎,然后收集虫屎晾晒而成虫茶。虫茶富含营养物质,味美可口,爽目沁心,有提神醒酒、解*清热、降低血压等医药功能。赤水虫茶在清朝历为贡品,现今还是钓鱼台国宾馆与人民大会堂指定饮用茶。赤水传统虫茶主要采食化香树,所以赤水地区把虫茶又称为化香蛾金茶。
虫茶的制作过程很奇特。当地人利用谷雨前后采集的当地野生苦茶叶,或是化香树、糯米藤、*连木、野山楂、钩藤等野生植物的鲜嫩叶,稍加蒸煮去除涩味后,待晒至八成干,再堆放在木桶里,隔层均匀地浇上淘米水,再加盖并保持湿润。叶子逐渐自然发酵、腐熟,散发出扑鼻的清香气息。生产虫茶的昆虫很多,而以化香夜蛾分布最广,这种化香夜蛾,在这种香味的引诱下蜂拥而来,并在此产卵。约过10多天后,一条条暗灰色的夜蛾幼虫便破卵而出,布满了叶面,一边蚕食着腐熟清香的叶子,一边排泄着“金粒儿”。这些小毛毛虫食量惊人,不消多长时间就会把堆集的腐叶吃光。这时,主人便收集这些“金粒儿”,剔除残梗败叶,晒干过筛,就得到粒细圆、油光亮、色金*的“化香蛾金茶”,即“虫茶”。更为讲究的是,在阳光下曝晒后,还要在摄氏度的铁锅里炒上20分钟,再加上蜂蜜、茶叶,才成为优质的虫茶。
丹霞野菜荤素筵:
赤水自然生态极好,特殊的丹霞地貌环境孕育不同凡响的菜肴,植被覆盖率极佳,盛产上万种可食用的野菜和野生草本植物,是有名的保健菜肴,与生态畜禽食品构成野菜荤素筵,自成筵席极品,倍受都市人喜爱。
野菜:主要品种除竹笋菜肴系列外,还有*花菜、灰灰菜、苦玛菜、剪刀菜、鱼腥菜、野葱、洋荷、刷把菌、大脚菇、三瓣菇、鸡丝菌、牛肚菌等上百种;素食者或健身者,可将之单列或成筵自品自食、待宾迎客。
畜禽菜:野香猪、野羊、野兔、泽蛙、沼蛙等数十种,以及人工圈养的生态家畜,可自成一筵,也可与野菜系列搭配,共成野菜荤素筵。
家家乐:赤水地道农户待客佳肴名筵。农家乐菜肴品种众多,数量不限,场合不限,方式不限,以农户家常菜品为主,品感好,朴素,地道,不讲色、形,只求实惠和香、味,以蒸、煮、炖、煲为擅长,制作粗放简化,主菜品有筒筒饭、筒筒笋、老腊肉、豆花儿等,给都市人返朴归真、居处山乡的亲切感,深受游人喜爱,老少皆宜,众口皆适,卖点很好。
全猪汤:赤水人称杀猪或杀年猪时宴请宾朋的筵席叫“全猪汤”。全猪汤原料需全部选自宰杀肥猪的每一个部分,猪的头、耳、尾、腿、肠、血等都应配齐,佐之时鲜蔬菜烹制成席。吃全猪汤前有祭祀、文娱等活动,热闹异常。席后客人告辞,主人还割几斤猪肉馈赠,让客人未曾赴筵的家人尝鲜,人情味儿溢于言表。
赤水玉兰片:
赤水玉兰片以优质楠竹笋加工而成,其色泽蜡*、半透明,形状似玉兰花的花瓣,因此得名“玉兰片”。
品种:玉兰片根据竹笋生长和加工季节的不同,可分为“宝尖”、“冬片”、“桃片”、“春花”四个种类。特点:“宝尖”是用“立春”前含苞笋制成,片平滑尖圆,色*白,肉细嫩,是玉兰片中的上品。它丰腴肥美,柔弱微脆,形似宝塔,又象龙角,所以又有“金色宝塔”、“龙角”之称。“冬片”是用“雨水”前的冬笋制成,形状呈对开片,片平光滑,色白、片厚、肉细嫩,节距紧密。“桃片”是由“惊蛰”前未出土的竹笋制成,片面光洁,节距较密,根部刨尖,肉质稍薄,尚嫩,味较鲜。“春花”是以“春分”至“清明”之间的春笋制成,节距较疏,节楞凸起,笋肉薄,质较老。这四个品种各具特色,制作工艺都很讲究。如果按玉兰片质量区分,“宝尖”最佳,“冬片”次之,“桃片”第三,“春花”为下。
成份:它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糖等多种营养物质。
工艺:它是利用未出土或刚出土的幼嫩冬笋、春笋,经蒸煮、切片、熏磺、焙干等工序精细加工而成的一种高级笋干。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
中国寿乡联盟